“天津中青年纪实摄影师成长计划优秀作品展”见证时代 以像照心
点击量: 发布时间:2024-09-15 00:40:28

  

“天津中青年纪实摄影师成长计划优秀作品展”见证时代 以像照心

  春华秋实,时和年丰。9月14日,由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、天津市摄影家协会和天津美术馆承办的“津门影像志2021-2023天津中青年纪实摄影师成长计划优秀作品展”在天津美术馆开幕。展览从成长计划31名结业学员中,选取了23位摄影师的308幅优秀作品向公众汇报,在中秋佳节为广大市民献上了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。展览持续到10月12日。

  开幕式上,天津美术馆宣布收藏其中15位参展摄影师每人12幅共计180幅专题作品,并向他们颁发了收藏证书。同时,为进一步增强天津文艺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天津市文联将为本次参展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,并在展览现场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。

 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,天津摄协秉承“以文化人、以文惠民、以文润城、以文兴业”使命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”目标要求,以改革创新精神,推动摄影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
  天津中青年纪实摄影师成长计划,是由天津摄协主办的重要公益培训项目,自2021年开始,每年一期,已培训完成3期,是天津摄协加强摄影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,得到了中摄协的肯定。项目由天津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、天津师范大学教授、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于全兴发起并担任导师,在全市精心选拔了具有培养潜质的38名学员。其中,“文艺两新”学员占比40%。项目邀请了刘树勇、柴选、袁东平、任悦、曾泽鲲等专家,从选题、拍摄、编辑、理念等方面,进行授课、指导和答辩评审。提交作品的31名学员,经过作品展示、阐述、答辩,达到结业目标和要求,顺利结业。综合评定后,17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。

  23位参展摄影师的作品内容丰富、风格各异,选题跨越范围广,记录下了许多我们平常或看不到、或视而不见、或见而不知的真实瞬间,客观呈现了社会现象、百姓生活态度,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,接地气,且充满人情味,是摄影师对我们的时代、生活进行的深刻观察,代表了天津纪实摄影的较高水准。

  杨阳作品《致敬!肿瘤医生》记录下了许多我们平常看不到的医生日常生活,使观众得以进入医生们的世界,感受他们背后鲜活的故事。张国庆作品《乡厨》,从自己身边出发,深入基层百姓之中,用最质朴的镜头语言,拍摄了乡村生活中流动厨师不为人察觉的故事。陈俊梅作品《那海,那河》,聚焦滨海新区的城市化进程,探讨了人与自然、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。李虎作品《景点》,通过捕捉不同景点在十余年间的变迁,展示了从自然生态景点到人造主题景点的多样性,以及人们在这些场所中个性张扬、自嗨狂欢的景象,深刻反映了中国旅游业发展与变化。魏英坤作品《进出》,以深刻的哲学思考为背景,探索了存在与虚无、现实与主观之间的微妙关系。胡小松作品《渔村三代人》,让人们从祖孙三代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上,看到了时代的变化。赵瑶作品《从大坡到七松》,以站牌为主要符号,巧妙地用一趟慢火车的车站独特风貌,串联了童年记忆与现实生活。李强作品《家园》,直面现场,将面对洪水、军民同心奋战的场景和精神较好地加以展现。刘筝作品《生命宛如幽静长河》,通过二十年的跟踪拍摄,记录下病患的孩子跟父母及亲朋好友的互动。从不同的角度,视觉化地描述出自闭症人群的特殊境遇和命运。沈岳作品《党的温暖传到大山里》,影像跨越山海、贯穿东西,是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帮扶体系中的具象点滴。

  项目发起人、导师于全兴说:“此次展览是成长计划的系统总结,是向社会递交的一份答卷。结业不是结束,更是一个新里程的开始。希望每位学员继续努力,用影像讲好天津故事。也期待更多的天津中青年纪实摄影师加入到成长计划的队伍中来,用影像书写历史、书写情感、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。”

  评委会主任刘树勇说:“这样的培养模式,在全国具有创新性、独特性,有利于对摄影师进行多面培养,有利于好作品的产生。在方法论层面上的教学与训练,解决了许多摄影师自发拍摄一个话题最后会遭遇到的困境。通过答辩,我们欣喜地发现,有几位摄影师综合能力很高,这会让摄影师突破摄影本身的有限性,形成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影像表达。我们还在其中发现了几位在影像表达上具有某种天赋的摄影师,值得进一步引导和培养。”

  天津摄协主席李锦河说:“通过培训,我们发现了一批有悟性、有担当、勤奋好学的摄影人才,他们已成为天津摄影的中坚力量。未来,天津摄协要继续引导摄影人关注时代、贴近生活、创作出体现新时代精神的好作品,在天津摄影界形成更加融洽、团结、向上的良好氛围。”